随着数字经济国家战略的确立,以及应对疫情之下企业数字化转型愈加紧迫,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开始加快,我国数字物流市场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据介绍,数字物流是数字技术与传统物流产业的融合,包括智慧运输、智慧仓储、智慧配送等。2020年数字物流整体市场规模356.7亿元,到2022年10月增长至1280.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70%。据统计,截至2022年10月,经营范围涉及数字物流的企业达到16000多家。其中,2022年成立的企业数量达到5000余家,占总数的31.97%。另外,物联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呈加速上升势头。2021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达1.84万亿元,同比增长10.67%。随着政策支持及技术的提升,物联网市场规模将继续增长,2022年有望达到2.1万亿元。
专家表示,整体来看,我国数字物流市场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但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物流业务场景应用方面仍然不充分,大量的物流作业仍停留在原始阶段。此外,数字技术与物流业务催生出来的新场景较少,更多聚集在仓储、配送等单一节点的应用,针对全要素的数字物流场景仍然较少。整个物流和供应链的数字化的运营要进一步地提升,尤其是在数字化的发展过程中间要加强线上线下的融合,来推动整个物流的安全和韧性。今年9月份交通运输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交通运输智慧物流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专家表示,随着标准体系建设步伐加快,我国数字物流行业将迎来发展机遇期。
智能物流的进化重点主要是决策能力、执行能力与感知能力,执行能力体现的是智能硬件与智能硬件的系统集成。感知能力是指物联网技术的全面感知能力。
智能物流由智能物流单元、智能物流系统组成。智能物流单元由智能硬件或人组成的具有不可分割性的智能物流系统最小单元,可以是一个部件,或一个产品。物流智能硬件通过“一硬”和“一软”可构成“感知-分析-决策-执行”的数据闭环,具备了可感知、可计算、可交互、可延展、可决策的功能,例如:AGV、物流机器人、配送机器人、无人叉车等;智能物流系统是由智能硬件通过感知联网组成的智能智能系统,是“一硬、一软、一网”有机组合,是多个最小单元通过网络实现更大范围、更宽领域的数据自动流动,实现了多个单元级物流智能硬件的互联、互通和互操作。系统级的智能硬件基于多个单元级最小单元的状态感知、信息交互、实时分析,实现了局部自组织、自配置、自决策。智能硬件的感知能力极为重要,智能硬件通过感知系统接收信息,也通过感知系统传送信息。随着物联网技术在物流领域应用,在运输、仓储、搬运装卸、包装及流通加工等物流环节中实现物流状态的实时感知与数据的实时采集,必然带来海量物流数据,对物流涉及的数据信息挖掘出新的增值价值,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提高运输与配送效率,减少物流成本,更有效地满足客户服务要求。
大数据可以提高物流的智能化水平。物流市场有很强的动态性和随机性,通过大数据即使实时分析市场变化情况,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当前的物流需求信息,同时对已配置和将要配置的资源进行优化,从而实现对物流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提升物流运作效率。如通过大数据技术优化配送路线、合理选择物流中心地址、优化仓库储位、实时跟踪定位物流流程等。
在物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智慧物流已经从理念走向了应用。智慧物流是「数智化」的典型体现,目前智慧物流正处于从数字化、网络化走向智能化阶段,通过智能硬件、物联网、大数据等智慧化技术与手段,提高物流系统分析决策和智能执行的能力,提升整个物流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数智化物流是智慧物流的发展阶段,是一个阶段性概念,现代物流是一个大系统,国家对物流业战略定位已经把物流网络作为基础设施,提出了加快国家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