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主办的“2019航空经济发展论坛暨
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十四五’发展研讨会”召开
9月7日,作为迎接70周年校庆·郑航发展论坛系列活动之一的“2019航空经济发展论坛暨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十四五’发展研讨会”召开,副院长李广慧出席论坛。
论坛由航空经济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郑州航空港实验区经发局主办,我校科研处、经济学院承办。来自与航空经济发展相关的政府部门、航空经济协同创新中心各单位、河南省内航空经济关联企业、国内主要航空院校、航空经济发展研究机构的4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航空经济,为促进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十四五”发展出谋划策。
论坛上,郑州航空港实验区经发局介绍了实验区“十三五”建设情况、存在问题和“十四五”需要破解主要问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浩教授介绍了国际民航组织、国家民航局关注的热点以及国内外民航监管对我国民航发展和临空经济区建设的影响;河南大学中原发展研究院院长、耿明斋教授介绍了河南省“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发展路径;原河南省社会科院院长张占仓研究员分析了郑–卢“空中丝绸之路”建设的重点与河南持续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难点;河南省发改委领导介绍了河南省“十四五”期间推进航空经济发展相关政策。
在嘉宾圆桌对话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郑州航空港枢纽门户建设”、“河南省支线机场建设”、“郑-卢‘空中丝绸之路’建设”、“航空货源组织”等议题进行互动交流。其中,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赵巍教授指出,门户枢纽建设的第一个关键点是达到一定的吞吐量,第二个关键点是要扩大国际化水平、提高国际性业务的占比;刘浩教授认为,支线机场的建设要结合地面交通的情况,要充分考虑质量与收益问题,避免盲目建设;河南航投卢森堡项目管理部负责人介绍了河南航投近期在“空中丝绸之路”板块上开展的工作、取得成绩以及未来的战略布局;中国城市临空经济研究中心秘书长马剑以洛阳牡丹等为例,指出在农产品中融入文化元素,提高产品附加值,是增加航空货源的重要路径。
我校经济学院院长郝爱民教授介绍了中国临空经济发展指数评价体系的构建、中国临空经济区发展排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郑州航空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与会专家学者还就“如何以枢纽经济引领航空港区高质量发展”“全球民航业发展趋势、中国民航发展阶段与特征”“‘空港+高铁站’双轮驱动下的临空经济区土地开发”等内容分享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
参加此次论坛嘉宾认为,论坛为郑州航空港实验区破解当前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提供了战略思路,明确了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方向,也体现了郑州航院长期坚持的“立足航空产业,服务区域经济”服务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