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经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无锡、苏州分别签约20亿元规模低空经济专项母基金;杭州今年组建30亿低空产业基金、新增低空航线100条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20日 14:31 低空经济观察 点击:[]

无锡、苏州分别签约20亿元规模低空经济专项母基金

2月12日,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第二批产业专项基金在南京正式签约,共22只、规模408亿元,落地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等11个设区市和4家省属企业,主要投向新材料、大健康、绿色低碳、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其中包括,规模20亿元的江苏无锡低空经济和空天产业专项母基金(暂定名)、规模20亿元的江苏苏州低空经济产业专项母基金。

据「低空经济观察」了解,无锡低空经济和空天产业专项母基金将结合无锡产业优势,围绕新质生产力布局投资。重点聚焦低空经济、商业航天、飞机配套产业链,涵盖整机制造、飞行控制、复合材料、传感器、电池系统、航空发动机、火箭发动机、卫星整星等领域,以及产业链上设计、制造、装备、材料、系统集成等新质生产力产业。无锡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将推动出台低空经济发展促进条例,建成低空飞行监管服务平台,强化政务侧和运输侧、作业侧、文娱侧场景牵引,增强产业和企业的面上影响力、链上整合力、点上竞争力。

苏州低空经济产业专项母基金将重点围绕物流配送、载人飞行、旅游消费、应急救援、城市管理等应用场景开展投资,并将投资领域向飞行基础设施建设、飞行保障体系完善方向延伸,助力打造低空飞行数字底座。苏州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介绍,2024年,苏州市制定实施了市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建成苏州低空监管服务平台,运营低空飞行服务中心。今年将着力扩大政府和社会资本投资。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城市所需,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谋划储备、立项开工一批交通、水利、能源、科创、金融科技、数字和低空信息基础设施、城市更新等领域重大投资项目。抢先布局未来产业,谋划发展低空经济、具身智能、元宇宙、量子科技、未来显示、生物制造等前沿领域,争创全国、省级未来产业试点示范。

2025年杭州低空经济这样发展:新增100条低空航线、组建30亿元产业基金、建成10个无人机公共起降场

2月11日,浙江杭州市政府网站发布《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2025年版)》(以下简称《政策》),围绕教育科技人才、先进制造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等8个方面提出57项政策条款。「低空经济观察」获悉,《政策》面向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谋划存量政策加码和新增政策举措,共提出18项新增政策、21项存量政策加码;统筹15.72%的产业政策资金,集中投向培育发展优质新质生产力,其中包括市财政预算安排5.1亿元支持新开国际航线和低空经济发展。

《政策》明确,大力发展通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类脑智能、合成生物等五大风口潜力产业以及未来网络、先进能源、前沿新材料、商业航天、无人驾驶等前沿领域产业,争创国家级、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在工信专项资金中最高统筹安排3000万元,对市级未来产业先导区择优支持。支持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发展。积极争取通用机场建设、通用航空短途运输航线省级补助资金,加快建德航空小镇建设,支持A类飞行服务站建设。支持低空产业发展,组建30亿元规模的低空产业基金。鼓励电商配送、即时配送等低空无人机物流应用示范,建成无人机公共起降场10个,新增低空航线100条。统筹利用交通基础设施用地用于低空经济产业平台建设。「低空经济观察」将部分内容分享如下。

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

深入实施“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持续打造五大产业生态圈,加快构建杭州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市财政预算安排24.8亿元,其中,支持五大产业生态圈发展7.4亿元,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3.2亿元,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6.7亿元,落实企业研发费投入补助1.5亿元,推动实施制造业“腾笼换鸟”6亿元。五大产业生态圈相关人才入选人才计划比例不低于60%。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00家以上,新增卓越工程师200名、数字技术工程师800名以上、制造业技能人才2.5万人。

因地制宜布局新质生产力产业赛道。加快五大产业生态圈建设,清单化落实各项具体支持政策。大力发展通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类脑智能、合成生物等五大风口潜力产业以及未来网络、先进能源、前沿新材料、商业航天、无人驾驶等前沿领域产业,争创国家级、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在工信专项资金中最高统筹安排3000万元,对市级未来产业先导区择优支持。推动工艺美术、丝绸、茶叶、中药等历史经典产业高水平传承与高质量发展,获评省级历史经典产业传承创新工作室的,给予每家3年最高30万元的配套补助。

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稳增长。在土地、能源等要素配置上,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在工信专项资金中最高统筹安排3000万元,实行重点专项帮扶,找准问题、对症下药。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整车产线投产落地,加大新车型上市推广力度,提高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配套。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鼓励光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拓展新的应用场景,推进“拓市场降成本降库存”,防范行业风险,提高行业竞争力。

支持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实施制造业重点技术改造项目650项,全年累计完成设备更新1万台(套)。优化专项资金支持重点领域,更加聚焦支持工业重点行业设备更新的技术改造等项目。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设备更新项目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再贷款等政策。运用融资租赁工具支持设备更新。

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交通强国示范城市

围绕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目标,力争完成综合交通投资532亿元,杭州港集装箱年吞吐量超30万标准箱,滚动推进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超300公里。2025年,市财政预算安排54.6亿元,其中,支持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37.7亿元,支持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11.8亿元,支持新开国际航线和低空经济发展5.1亿元。

支持多式联运发展。加强海河联运发展,完善下沙港海关监管场所和集疏运体系,经评估后适时优化完善水路集装箱政策措施,积极开辟拓展集装箱运输新航线,落实水路集装箱船舶优先过闸等便利化措施。支持海铁联运发展,开展海铁联运支持政策研究,鼓励物流企业从事杭州至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业务。

推进杭州港建设。推进新坝二线船闸、临浦作业区(一期)、大洋作业区建设,完善航运设施布局。聚焦京杭运河二通道等骨干航道,推进沿线空间管控和预留,促进产业布局优化、港产联动、港城融合。推进全市145公里航道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开通“零碳”水上旅游航线1条。

支持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大力推进航空物流发展,积极争取新开国际航线补助政策优化,出台航空物流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市级财政安排新开国际航线补助资金,争取新开国际航线2条,助力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打造国际航空枢纽。

支持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发展。积极争取通用机场建设、通用航空短途运输航线省级补助资金,加快建德航空小镇建设,支持A类飞行服务站建设。支持低空产业发展,组建30亿元规模的低空产业基金。鼓励电商配送、即时配送等低空无人机物流应用示范,建成无人机公共起降场10个,新增低空航线100条。统筹利用交通基础设施用地用于低空经济产业平台建设。

无锡、苏州分别签约20亿元规模低空经济专项母基金2月12日,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第二批产业专项基金在南京正式签约,共22只、规模408亿元,落地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等11个设区市和4家省属企业,主要投向新材料、大健康、绿色低碳、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其中包括,规模20亿元的江苏无锡低空经济和空天产业专项母基金(暂定名)、规模20亿元的江苏苏州低空经济产业专项母基金。

据「低空经济观察」了解,无锡低空经济和空天产业专项母基金将结合无锡产业优势,围绕新质生产力布局投资。重点聚焦低空经济、商业航天、飞机配套产业链,涵盖整机制造、飞行控制、复合材料、传感器、电池系统、航空发动机、火箭发动机、卫星整星等领域,以及产业链上设计、制造、装备、材料、系统集成等新质生产力产业。无锡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将推动出台低空经济发展促进条例,建成低空飞行监管服务平台,强化政务侧和运输侧、作业侧、文娱侧场景牵引,增强产业和企业的面上影响力、链上整合力、点上竞争力。

苏州低空经济产业专项母基金将重点围绕物流配送、载人飞行、旅游消费、应急救援、城市管理等应用场景开展投资,并将投资领域向飞行基础设施建设、飞行保障体系完善方向延伸,助力打造低空飞行数字底座。苏州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介绍,2024年,苏州市制定实施了市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建成苏州低空监管服务平台,运营低空飞行服务中心。今年将着力扩大政府和社会资本投资。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城市所需,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谋划储备、立项开工一批交通、水利、能源、科创、金融科技、数字和低空信息基础设施、城市更新等领域重大投资项目。抢先布局未来产业,谋划发展低空经济、具身智能、元宇宙、量子科技、未来显示、生物制造等前沿领域,争创全国、省级未来产业试点示范。

2025年杭州低空经济这样发展:新增100条低空航线、组建30亿元产业基金、建成10个无人机公共起降场

2月11日,浙江杭州市政府网站发布《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2025年版)》(以下简称《政策》),围绕教育科技人才、先进制造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等8个方面提出57项政策条款。「低空经济观察」获悉,《政策》面向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谋划存量政策加码和新增政策举措,共提出18项新增政策、21项存量政策加码;统筹15.72%的产业政策资金,集中投向培育发展优质新质生产力,其中包括市财政预算安排5.1亿元支持新开国际航线和低空经济发展。

《政策》明确,大力发展通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类脑智能、合成生物等五大风口潜力产业以及未来网络、先进能源、前沿新材料、商业航天、无人驾驶等前沿领域产业,争创国家级、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在工信专项资金中最高统筹安排3000万元,对市级未来产业先导区择优支持。支持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发展。积极争取通用机场建设、通用航空短途运输航线省级补助资金,加快建德航空小镇建设,支持A类飞行服务站建设。支持低空产业发展,组建30亿元规模的低空产业基金。鼓励电商配送、即时配送等低空无人机物流应用示范,建成无人机公共起降场10个,新增低空航线100条。统筹利用交通基础设施用地用于低空经济产业平台建设。「低空经济观察」将部分内容分享如下。

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

深入实施“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持续打造五大产业生态圈,加快构建杭州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市财政预算安排24.8亿元,其中,支持五大产业生态圈发展7.4亿元,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3.2亿元,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6.7亿元,落实企业研发费投入补助1.5亿元,推动实施制造业“腾笼换鸟”6亿元。五大产业生态圈相关人才入选人才计划比例不低于60%。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00家以上,新增卓越工程师200名、数字技术工程师800名以上、制造业技能人才2.5万人。

因地制宜布局新质生产力产业赛道。加快五大产业生态圈建设,清单化落实各项具体支持政策。大力发展通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类脑智能、合成生物等五大风口潜力产业以及未来网络、先进能源、前沿新材料、商业航天、无人驾驶等前沿领域产业,争创国家级、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在工信专项资金中最高统筹安排3000万元,对市级未来产业先导区择优支持。推动工艺美术、丝绸、茶叶、中药等历史经典产业高水平传承与高质量发展,获评省级历史经典产业传承创新工作室的,给予每家3年最高30万元的配套补助。

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稳增长。在土地、能源等要素配置上,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在工信专项资金中最高统筹安排3000万元,实行重点专项帮扶,找准问题、对症下药。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整车产线投产落地,加大新车型上市推广力度,提高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配套。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鼓励光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拓展新的应用场景,推进“拓市场降成本降库存”,防范行业风险,提高行业竞争力。

支持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实施制造业重点技术改造项目650项,全年累计完成设备更新1万台(套)。优化专项资金支持重点领域,更加聚焦支持工业重点行业设备更新的技术改造等项目。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设备更新项目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再贷款等政策。运用融资租赁工具支持设备更新。

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交通强国示范城市

围绕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目标,力争完成综合交通投资532亿元,杭州港集装箱年吞吐量超30万标准箱,滚动推进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超300公里。2025年,市财政预算安排54.6亿元,其中,支持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37.7亿元,支持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11.8亿元,支持新开国际航线和低空经济发展5.1亿元。

支持多式联运发展。加强海河联运发展,完善下沙港海关监管场所和集疏运体系,经评估后适时优化完善水路集装箱政策措施,积极开辟拓展集装箱运输新航线,落实水路集装箱船舶优先过闸等便利化措施。支持海铁联运发展,开展海铁联运支持政策研究,鼓励物流企业从事杭州至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业务。

推进杭州港建设。推进新坝二线船闸、临浦作业区(一期)、大洋作业区建设,完善航运设施布局。聚焦京杭运河二通道等骨干航道,推进沿线空间管控和预留,促进产业布局优化、港产联动、港城融合。推进全市145公里航道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开通“零碳”水上旅游航线1条。

支持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大力推进航空物流发展,积极争取新开国际航线补助政策优化,出台航空物流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市级财政安排新开国际航线补助资金,争取新开国际航线2条,助力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打造国际航空枢纽。

支持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发展。积极争取通用机场建设、通用航空短途运输航线省级补助资金,加快建德航空小镇建设,支持A类飞行服务站建设。支持低空产业发展,组建30亿元规模的低空产业基金。鼓励电商配送、即时配送等低空无人机物流应用示范,建成无人机公共起降场10个,新增低空航线100条。统筹利用交通基础设施用地用于低空经济产业平台建设。

下一条:郑州国际货运通航城市持续“上新”

关闭

     
     
     
  联系我们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文苑西路15号郑州航院东校区  
  邮编:450046 
  电话:0371-6191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