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经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低空经济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经济日报:蓄力助推低空经济高飞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20日 09:12 经济日报 点击:[]

今年以来,一些地方纷纷成立由地方国企控股或独资的低空经济公司,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从货运物流到客运载人,从偏远的郊外到人类活动密集的城市,随着低空空域的逐步放开,低空经济的商业化路径日趋明朗,显示低空经济业态强大的创新活力,也展现出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突破发展,低空飞行器零部件和整机的研制日渐走向成熟,叠加政策红利、资本推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低空经济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据中国民用航空局预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面向通用、警用、海关和部分军用航空器的研发制造类产业规模占整个低空经济总产值的88%,是我国低空经济产业的主体部分。

一方面是前景广阔,另一方面是各地在发展低空经济过程中仍面临不少难题首要挑战是人才缺口的填补。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从研发制造端到应用端,再到操作维护端,催生了大量新岗位人才需求。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此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在低空经济相关岗位中,仅无人机操控员这一新岗位的人才缺口就高达100万人。我国无人机操控员岗位的就业人才缺口高达100万人)此外,受法规滞后、操作者素质参差不齐、监管难度大等多重因素制约,低空飞行的安全管控也是一个重要挑战。这些挑战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并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有效缓解低空经济发展相关行业的人才短缺问题,深化校企合作、加强产教融合是一条可行路径。一方面,立足低空经济产业链条长、辐射面广、带动性强的特点,推动高校、职业院校和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开展专业课程开发和教学内容设计,科学构建低空经济人才培养体系,确保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精准对接;另一方面,加快整合相关行业和高校资源,通过共建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为实践教学、技能培训提供真实场景,精准培养低空经济发展急需的专业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可以预见受益于低空经济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低空飞行器数量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将呈现爆发式增长,部分低空空域必然出现拥挤状态如何确保它们有序飞行,是摆在相关政府部门面前的一道必答题。重点是要加快制定出台涵盖航道设置、飞行器行驶规则、红绿灯制度等内容的低空空中交通规,以确保低空飞行安全、有序。目前,苏州在这一方面率先作出了有益探索,于2024年7月份发布了全国首部地方性低空空中交通规则。(9月1日起施行,《苏州市低空空中交通规则(试行)》发布)在规则制定和完善的基础上,还需要结合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低空雷达、光电视频等技术手段,实现对低空飞行过程的有效管控。(里程碑:我国首部雷达无线电管理规定出台,2026年1月1日起施行!《雷达无线电管理规定(试行)》全文+图解)。

在低空经济发展过程中,安全问题依然是重中之重。随着低空飞行频次和广度的指数级增长,一些低空飞行器存在“看不见、呼不到、管不住”的安全隐患,给低空领域的安全飞行带来严峻挑战。从统筹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角度出发,应进一步增强低空飞行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发挥数字技术、智能技术、数字孪生技术等新技术在精准性、预见性、协同性等方面的优势优化整合飞行保障服务体系,有效识别飞行风险,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真正实现低空飞行“可监视、可规避、可控制”。

上一条:打造6大低空经济农业场景!浙江出台《浙江省农业农村领域低空经济发展行动方案》 下一条:2025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关闭

     
     
     
  联系我们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文苑西路15号郑州航院东校区  
  邮编:450046 
  电话:0371-61912193